一台仪器研发14年后迎来再度合作

2008年初,来自北京一所大学的老师委托卓尔特殊研制了一台特殊的超临界实验仪器。14年后,国内某集团的技术人员在面临一个项目应用课题时找到了卓尔,又从网上惊喜地发现一篇论文的研究成果恰好能解决他们现在的应用需求,其中的仪器提供者恰好也是卓尔。三方准备再度合作,将科研成果工业化。

   2008年,有两位老师找到卓尔,描述了曾在国外见过的一套超临界仪器,不仅设计温度压力参数取值很高,而且相关的工艺要求也非常苛刻,介质易燃易爆。不仅当时国内没有同类仪器可以参照,他们本人也仅能凭记忆给出多年前在仪器现场参观时对该仪器的外观、、组成和个别部位的设计样式的一些片段。希望卓尔能利用这些碎片信息,对标此次的科研方向,自行补足其他设计信息,把这套“传说”中的仪器给从无到有地实现出来。卓尔顺利完成了所有研发任务,并于当年10月将研制出的仪器交付给了老师投入使用。

    转眼14年过去,2022年5月的一天,卓尔接到来自一家国内公司项目人员的电话,说他们有一个工业级项目前在寻找超临界技术解决方案,希望卓尔能提供相关的工艺开发和仪器研制服务,于是双方就此开始了进行需求交流和技术方案确定的过程。6月,甲方技术人员意外地发现,他们所需要寻找的技术解决方案,已有人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发表了相关论文。论文中提到的技术路线和方案恰好可以作为工业化应用的技术依据,结合目前遇到的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进行放大设计开发,即可转化为工业化解决方案。论文中提到所用到超临界仪器的提供方是卓尔,于是将论文标题截图发了过来,经过辨认,卓尔意外地发现该论文的作者恰好就是当年那个来自北京某大学的老师之一,以及他的弟子们。---这种巧合让正在接触和洽谈的双方都感到意外和欣喜。

目前,经卓尔引荐和对接,该公司已成功与该课题导师取得了联系,目前正围绕合作事宜开始进行深入洽谈。如果能够达成作,将是又一个超临界流体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出来,迈向应用场景,走上工业化实施,实现技术价值的输出和变现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