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焦莹竹 峰瑞资本 2021-07-29 21:39
2008年初,来自北京一所大学的老师委托卓尔特殊研制了一台特殊的超临界实验
根据发泡成型过程中发泡动力的来源,目前这类多孔或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一般可分为机械发泡、物理发泡和化学发泡三种类型,其中:
超临界发泡技术的原理
超临界发泡是一种新兴的物理发泡技术。在制备工艺过程中,首先将超临界流体介质注入到特殊的装置中,使介质与熔融原料充分均匀混合/扩散,形成单相混合溶胶,然后通过改变压力,使介质析出形成大量的气泡核。而在后续的冷却成型过程中,通过调整和控制参数使溶胶内部的气泡核不断长大并成型,最终获得合格的微孔发泡产品。
超临界发泡技术的特点
由于超临界流体粘度却接近于气体,而扩散能力又比液体大100倍,且具有优异的分散性、扩散性、溶解性和无相界面等特点,所以与传统发泡工艺相比,超临界发泡的泡孔更加细腻,分布更加均匀且粒径可控,由此可使产品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韧性和隔音性能,以及更低的导热系数和热导率。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环节简单,参数便于调整和更精确地控制,所用的超临界流体介质大多数为惰性,环境友好,无易燃易爆危险,无三废排放,产品中无残留,因此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
在近几年环保政策逐步完善,管控日趋严格的大环境下,在国内的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中,各种材料的超临界发泡应用研和工业化实施都在迅速开展。